2025年康复医保报销目录重大调整(治疗师/科主任必看)
政策背景
各省市陆续发布康复医疗医保支付管理的通知,调整将直接影响:
1、康复科收入结构(预计部分科室年收入减少18%-25%)
2、治疗师绩效考核标准
3、临床治疗方案制定
三大核心调整
1. 五类项目移出医保目录
2. 新增七项可报销项目
1、神经康复
经颅磁刺激(TMS)治疗抑郁症后运动障碍
条件:限三级医院,需提供治疗前后评估报告
2、重症康复
呼吸机脱机训练
条件:需血气分析报告支持
3、智能康复
外骨骼机器人步态训练
适应症:脊髓损伤/脑卒中后3个月内
4、支付方式改革
脑卒中康复:Fugl-Meyer评分提升≥15%才结算
骨科康复:关节活动度恢复至健侧80%以上按100%支付,否则扣减30%
五大应对策略
策略1:项目结构优化
1、淘汰低价值项目(红外线等)
重点发展:
机器人康复(利润率提升40%)
重症康复(医保支付单价高)
策略2:备案新技术
1、如:TMS治疗准入:
2、需2名主治以上医师
政策深度解读
改革动因
1、打击过度治疗(某省审计发现35%关节松动术存在滥用
2、推动技术升级(与DRG改革协同)
未来趋势
1、2026年可能实行治疗师操作费单独定价
2、民营机构在非医保项目(如运动康复)将获发展机遇
以下是原文内容:
附件1:河南省规范整合中医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
附件2:河南省取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
附件3: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